Sheya在现在的幼儿园是从头读到今天的,不曾出现转学的情况,所以她对这所学校非常熟悉,与老师同学也非常熟悉,在众多同班同学里,她和班里好几个孩子都算得上是朋友,但小朋友的社交也和大人一样,总是会有变化的。
大人的社交,大概也是从趣味相投开始,比如大家都喜欢逛街买衣服,都喜欢旅行吃美食,那很可能在短时间里就凑到一堆。但友情往往不能百分百稳定,这些不稳定的 因素或许是误会,或许源自性格。
小朋友的友谊也是如此,Sheya在班里有个小女孩,我们称她为小裴。小裴是Sheya最早一批交好的朋友之一,她们在学校里经常一起玩,但不知过了一学期还是一年,Sheya便说她现在和小裴不是朋友了。
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通常会引导她,要学会沟通和理解,不能一味地由着自己性子来,毕竟在未来的社交路上,总是会遇到各种不如意。
道理虽如此,也要考虑实际情况,如果有的孩子性格就是和Sheya不适合当朋友,那也不必勉强。小裴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,但在交朋友这件事上,她总是很强势,喜欢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玩耍,Sheya就不太喜欢过于强势的小孩。
上周六,我们和小裴的妈妈约在一起,这两个小孩倒是兴奋得很。所以说这种事情真是很奇妙,她们在学校不常一起玩,但在假期却又很想和对方玩,难道是学校里的选择性太大啦?
上午她们在乡下玩了一会,虽然时间不长,但彼此都感到不舍,我们即将要开车回家吃饭时,Sheya竟然还十分不乐意,好在小裴的妈妈说下午带她俩去万达广场玩一下午。
这天下午我是有课程安排的,而点哥也不方便和对方带着孩子在万达玩(他计划去健身),于是小裴的妈妈和奶奶就带着两个小女孩去一家小型游乐店里玩耍。这里可以玩捉鱼、捉乌龟、喂兔子之类的,从下午两点一直玩到六点。
在这里酣畅淋漓的玩了一下午,随后又去必胜客吃美食,两个小朋友简直幸福的不得了。我们真的是想不通,原本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平淡的小朋友,为什么假期时光还能玩的这么嗨,而且分别的时候还很不舍。
相比小裴,Sheya的不舍情绪略多一些,我感觉她属于在情感上投入的更多的一方,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,尤其长 大后在爱情方面也是如此的话,那也太心累了。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